“若發展制造業的氛圍更濃,企業的信心就更足了!”這兩天,永杰鋁業董事長沈建國多次翻閱杭州市重磅打造的“新制造業計劃”,政府做大做強制造業的決心給他吃了一顆定心丸。
從一家鋁材經銷商到年產值36億元的大型鋁深加工綜合企業,如今的永杰鋁業,正鉚足勁謀劃轉型升級,在加大數字化改造的同時,朝著技術創新方向積極探索。
為了和大廠商合作
花五千萬元投入技術改造
永杰鋁業,如今位列全國鋁合金材料企業前五位。作為掌舵人,沈建國覺得永杰鋁業的轉型非常成功,尤其是第三次轉型,走出了企業從傳統金屬加工向新材料行業轉型的路子。
“我們一直圍繞著動力電池用的鋁材料做文章,原材料從日本進口,2009年開始,我們有意識地提高產品檔次,提前布局新能源動力電池、交通領域的鋁材輕量化等領域。”沈建國說,為提高生產效率,永杰鋁業斥資建設了年產22萬噸熱軋高精鋁板帶箔生產線,“放在現在,也是國內較為先進的自主設計鋁合金熱連軋生產線了。”
永杰鋁業,如今位列全國鋁合金材料企業前五位。作為掌舵人,沈建國覺得永杰鋁業的轉型非常成功,尤其是第三次轉型,走出了企業從傳統金屬加工向新材料行業轉型的路子。
“我們一直圍繞著動力電池用的鋁材料做文章,原材料從日本進口,2009年開始,我們有意識地提高產品檔次,提前布局新能源動力電池、交通領域的鋁材輕量化等領域。”沈建國說,為提高生產效率,永杰鋁業斥資建設了年產22萬噸熱軋高精鋁板帶箔生產線,“放在現在,也是國內較為先進的自主設計鋁合金熱連軋生產線了。”
投入也產出了豐厚的回報,據保守估計,僅今年,新能源車用電池將為永杰鋁業創造超過10億元的產值。
“智囊團”沖鋒一線
帶動企業研發創新
近年來,永杰鋁業不斷在鋁熱傳輸材料和交通輕量化用鋁材等新產品的研發和應用上實現突破,其中的“新能源汽車鋰電池軟包用鋁箔”獲得2018中國鋁箔創新獎,該產品各項指標達到日韓同類產品水平,處于國際先進地位。
一邊在新材料行業布局,另一邊對傳統鋁合金行業也加快了變革的步伐。按計劃,永杰鋁業要“新”“舊”結合,實現雙輪驅動。
沈建國說,以前做生意靠的是嘴皮子,銷售人員往往是主力大軍,現在企業跟大公司合作,就得靠高學歷的人才沖鋒一線,“因為這批研究生、博士生知識面更廣,并愿意琢磨優化或創新技術。”
永杰鋁業組建“智囊團”、成立企業研究院,并與浙江大學等高等院校積極開展合作,把最新的前沿技術應用落地,不斷實現技術創新。
比如與浙江大學材料學院合作開發高強高韌電池鋁箔,主要解決鋰電池高能量密度、高壓實密度下碾壓斷帶的問題,進一步探索提升電池儲能能力提高續航里程與安全性能,為新一代動力電池儲備技術。
“‘新制造業計劃’中提到的守牢核心技術的理念進一步堅定了我們深耕行業的信念。”沈建國說,“現在越來越感受到核心技術對企業的重要性,接下來我們還會加大研發投入,去做制造業的技術‘生產商’,而非單純的產品生產商。”
(關鍵字:鋁)